摘要 : 8 成都市城市地下空間資源地質調查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
記者近日從四川省地礦局物探隊獲悉,成都市城市地下空間資源地質調查項目已取得階段性成果——地震資料解譯標志層正式建立,這為建立成都市城市地下空間三維地質結構模型“打下”了基礎。小型取土鉆機,土壤采樣鉆,柱狀土采樣鉆,原狀土取樣鉆機,手持式取土鉆機
據悉,成都市城市地下空間資源地質調查項目始于2018年7月,受成都市規(guī)劃和自然資源局委托,以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為技術支撐單位,由四川省地礦局物探隊、四川省地勘集團公司、四川省華地公司承擔了部分工作。
物探技術在資源探測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。四川省地礦局物探隊副總工程師武斌介紹,物探工作就是對成都市地下空間做一個“CT”,做一次大的“體檢”?;谖锾浇庾g成果,從已知出發(fā)推測未知地段,識別探測區(qū)域地下的富水砂礫卵石土、膨脹性粘土以及深部的鈣芒硝、隱伏斷裂等不良地質體和地下水。在城鎮(zhèn)建設、地鐵施工時,如對不良地質體沒有具體的防范措施,會引發(fā)諸如邊坡失穩(wěn)、地基塌陷、腐蝕地基、塌方等災害,從而造成重大的人員和經濟損失,而優(yōu)質資源,如地下水資源則需要進行保護。因此通過物探工作,了解這些地下地質體的分布情況,可以在施工時做到防范于未然。同時對主要地層結構有清晰的認識,也有助于城鎮(zhèn)的規(guī)劃,哪里需要對不良地質體進行避讓,哪里有優(yōu)質資源需要保護,從而合理有序地開發(fā)利用地下空間資源。小型取土鉆機,土壤采樣鉆,柱狀土采樣鉆,原狀土取樣鉆機,手持式取土鉆機
該項目中標后,物探隊工作人員開始對成都市中心城區(qū)(670平方千米)和成都國際生物城(44平方千米)的地下地質進行物探勘查數據采集,目前已完成了地震野外數據采集238千米,占總工作量86%。同時,作為擁有數十年物探工作積淀的專業(yè)團隊,物探隊通過對以往資料再分析利用,給予新方法新技術以有效補充,大大提高了數據采集的精度和質量。
武斌說,早在1991年四川省地礦局物探隊就已經完成《成都市城市物探工作報告》,該報告對此次城市地質工作也有很大的幫助。此次項目將通過新方法新技術對跨越中心城區(qū)670平方千米的電法剖面進行重新精密解譯,補充此次城市地質資源調查工作。小型取土鉆機,土壤采樣鉆,柱狀土采樣鉆,原狀土取樣鉆機,手持式取土鉆機
我要評論: | |
*內 容: |
|
驗證碼: |
|
共有-條評論